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法院認真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使命,以法治為切入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方位,精細化做好多元解紛,不斷強化審執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干警們用“鐵腳板”走進千萬家,一份履職盡責、司法為民的精彩“答卷”擲地有聲。
護航經濟走出“營商特色”
統籌“破”“立”并舉,助企業“整”裝前行。2024年,兵團十三師兩級法院審結破產清算案件4件,強制清算案件1件。協調相關政府部門聯動推進兩起破產轉清算案件的后續工作銜接及遺留問題的處置,制定推進清單,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兩家公司資產拍賣成功,某飯店順利移交,經營活動正常進行。通過府院聯動機制聯合稅務、房產管理部門、不動產中心為住戶辦理房產證440戶,解決了企業破產歷史遺留的民生問題。同時,設立涉企訴訟服務窗口,開通涉企案件“綠色直通車”,為涉企案件開啟“一鍵加速”。
對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債務、涉金融債權等80起案件開展集中執行專項活動,執行到位金額2343.4萬元。常態化開展“院領導帶隊深入企業”和“邀請企業家進法院”活動,中級法院主要領導赴二道湖工業園區、駱駝圈子工業園區、紅山農場、淖毛湖農場工業園區,征求企業意見建議,為轄區企業經濟健康平穩發展提供司法“良方”,營造高效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溫情司法走出婦女兒童保護“家事特色”
“法院+婦聯”保障婦女兒童司法權益。中級法院秉持“和合共融”工作理念,不斷加強指導調解、多元化解、專業化審理機制建設,打造“服務型”“創新型”“智慧型”家事審判工作模式。
同時,積極與師婦聯、基層婦聯組織、師政協召開保護婦女兒童權益聯席座談會,簽訂《第十三師中級人民法院、第十三師新星市婦女聯合會關于深化家事糾紛協調聯動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婚姻家庭糾紛集中化解工作,共化解相關案件33件,其中調解18件,撤訴12件,調撤率達到90%以上,構建起符合師市實際的家事糾紛調解協調解決新機制,不斷推動《實施意見》的七大機制、七大領域走深走實,增強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新時代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建設者、維護者和篤行者。
便民利民走出“連隊特色”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是基層治理的“必答題”。這個“應”,要有“怎么看”的態度,更要有“怎么辦”的行動。一方面,要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不斷提高法官業務水平。
巴里坤墾區法院黨組帶干警分別與轄區九個連隊的兩委、熱力公司負責人、社區負責人、團場職能管理部門就連隊居民熱力糾紛案件走訪入戶252戶,共商解決之策,共同調解連隊居民的熱力糾紛案件,同時解決因服務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導致的群眾不滿意而拒繳熱力費用的問題。
另一方面,善于通過黨建引領、融合抓實政治建設和業務建設等,不斷提升法官感同身受的能力、釋法說理的能力,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暖。2024年年末,巴里坤墾人民法院全體干警通過自發式捐款,組織了一場為轄區貧困家庭冬季“送溫暖”活動,由院領導帶隊,分頭前往各連隊的老百姓家中,緊扣群眾“脈搏”,了解群眾需求,掌握情況,為黨組謀劃下一年度工作拓展思路。
愛苗護苗走出“校園特色”
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搭建涉校涉師生調解平臺。將“楓橋經驗”靈活運用到校園糾紛的化解工作中,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和校園糾紛化解等工作。常態化開展法治校園宣傳活動,講好“法治校園第一課”,指導和幫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工作。
強化協同聯動,與新星市職業技術學院、紅星高級中學開展法治校園共建活動,通過建立“校園法官工作室”,推進依法治校,讓司法職能和調解關口前移,實質性化解了170名學生訴職業學院退學費集體訴訟案件,構建法治校園新格局。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照職責落實,依照新時代法治新要求辦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入市域社會治理大格局,守護轄區群眾平安幸福。”十三師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蘆欽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