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援助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麻醉科專家張軍橋醫生在達累斯薩拉姆Kigamboni海域英勇施救一名落水民眾時,不幸溺水犧牲,年僅38歲。
張醫生在現場發現一位坦桑尼亞女性落水后,毫不猶豫躍入海中施救,并將自己的救生衣讓給落水者,成功將其托舉上岸,但自己卻因體力不支被水流卷走,不幸犧牲。
最后一條朋友圈
“很為我的祖國和我的職業驕傲”
張軍橋醫生是中國派駐坦桑尼亞穆希比利國家醫院的高級麻醉專家,擁有醫學、外科、內科學和麻醉學多重學位,并持有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國際職業執照。
微信公眾號“坦桑小靈通”寫道,張醫生的離世,在坦桑尼亞社會引發強烈反響。擁有逾73萬粉絲的知名公益人士GodlistenMalisa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詳細講述了張醫生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跡,并寫道:“張醫生用生命托起了一位坦桑尼亞民眾,也托起了中坦之間最珍貴的友誼。”Malisa的發聲迅速引發廣大網民的共鳴,眾多網友留言緬懷,稱他是“最值得尊敬的中國醫生”。
張軍橋醫生的朋友圈停留在2025年6月8日,“為人民服務沒有國界。作為一名走出來的中國醫生,我很為我的祖國和我的職業驕傲,讓坦桑尼亞的同行們感受中國和中國醫生的力量。”
2024年1月5日,張軍橋作為第27批援坦桑尼亞中國(山東)醫療隊隊長,與10名來自我省各地的醫療隊員一起接受了為期兩年的醫療援助任務。
張軍橋雖然是醫療隊最年輕的隊員,但作為隊長,更肩負著全隊醫療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有序開展。在坦桑尼亞的穆希比利國家醫院,張軍橋專門安排了固定時間,對當地醫生進行培訓。他帶領醫療隊為坦桑尼亞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在2024年4月舉行的中坦建交60周年招待會上,張軍橋受邀發表演講:“中國醫生救死扶傷的例子每天都在發生,這也是我們到非洲來的意義,這更是我們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所在。”
日前,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發布《關于表揚在青春建功高質量發展工作中表現突出青年集體和個人的通報》,張軍橋獲評在青春建功高質量發展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青年個人。
見義勇為
是他融入血脈的精神烙印
躍入海中勇救落水民眾,發生在張軍橋身上絕非偶然,大義齊魯的精神一直在他的血液里流淌。此前,他曾救助車禍受傷群眾被評為“濰坊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時間回溯到2023年3月26日上午9時,張軍橋在結束應急救護培訓返家途中,發現一名女士倒在主道與輔路中間的地面上,一動不動,不遠處有一輛電動車倒在一邊,旁邊還停有一輛機動車。當時現場有多名圍觀群眾,但都不知道該怎么救治。“我發現傷者的頭部流血了,需要緊急止血。”他立即把自己的車停在傷者前方,放上三角警示架,為其創造安全環境,避免二次傷害。
張軍橋從車內的急救箱取出了紗布等急救用品,確定傷者有意識后,他表明自己的醫生身份,為其止血,包扎受傷的頭部。為受傷婦女包扎好傷口后,他又安撫她的情緒。很快,120救護人員趕到了現場。協助救護人員把傷者送上救護車后,他才放心離開。
2023年7月,張軍橋被授予“濰坊高新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2月8日,濰坊市委政法委、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召開見義勇為人員(群體)表揚獎勵會議,其中張軍橋被評為“濰坊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自費買教具
“擺攤”推廣心肺復蘇
2020年2月,作為山東省第十批、附屬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他奔赴湖北一線,對口支援黃岡市的抗疫救治工作。在圓滿完成抗疫工作歸來后,張軍橋又積極投身于推廣心肺復蘇的公益活動中。他聯合多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組成了一支志愿服務隊,發起了一項名為“心跳行動”的公益科普活動,希望更多的老百姓能從中受益。
張軍橋自費數萬元購買模擬人等教具,招募各地熱心的醫務工作者,并為他們提供教具、傳授經驗,發起了名為“心跳行動”的公益活動。漸漸地,濰坊多個醫院以及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加入了這個公益隊伍。
“做公益活動并不容易,但只要跪得下,我們團隊會一直跪下去。”張軍橋曾表示,他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會提升全民心肺復蘇的普及率。《人民日報》官方曾以《別人擺攤掙錢,他擺攤救命!》為題為他點贊。
躍入海面的剎那
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年僅3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這片海域
這是醫者仁心的本能
更是見義勇為的精神烙印
他以凡人之軀行英雄壯舉
讓坦桑尼亞的浪花記住了中國醫生的名字
更詮釋了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善良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