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濁的洪水像脫韁的野獸,裹挾著泥沙、石塊和斷枝,瘋狂地沖擊著楊大姐。每一次嗆水,都帶著刺骨的冰冷和窒息的恐懼。意識模糊間,她反復掙扎,腦子里想著:完了,這次真要“交代”了……
直到,她的呼救聲有了回應——“穩(wěn)住!”
6月28日傍晚,這場驚險救援的視頻在網(wǎng)絡上迅速傳播,全網(wǎng)播放量突破5億,引發(fā)全國關注。畫面中,兩個藏藍身影在洪流中艱難前行,他們堅定地挪向呼救的方向。“我重,我去!”——這一幕,令無數(shù)網(wǎng)友淚目。
01危急時刻的一聲“穩(wěn)住”
7日上午9時30分,記者到達山西省高平市公安局米山派出所,見到了視頻中的主角——民警陳鵬輝和輔警許晨鳴。此時的他們,正忙著處理日常警務。
面對記者采訪,兩人稍顯靦腆,“接到警情,就一心想著把人救出來。”在他們看來,這只是無數(shù)次處警中尋常的一次。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跟隨陳鵬輝和許晨鳴,記者來到東墡村208國道的涵洞現(xiàn)場。洪水早已退去,但地面上深淺不一的沖刷痕跡、殘留的淤泥和歪倒的莊稼,仍在述說著當日的兇險。
“那天下午5點接到報警,說有車輛被淹,我們帶著救生裝備趕過來時,水已經(jīng)漫過了莊稼地,這里成了一片渾濁的汪洋。”陳鵬輝指著涵洞入口處回憶,在確認周邊人員安全后,他們進行了現(xiàn)場巡查,隱約聽到遠處有呼救聲,循聲望去,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身影在涵洞口深處的水里浮動。
“本來想從最近的地方直接過去,也就七八米遠,但一名司機跑過來說,他的車都被沖走了,絕對不能下去。”許晨鳴說。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有村民大喊:“從涵洞上面走!那邊地勢高!”兩人立刻調整方案,手腳并用爬上涵洞頂部實施救援。
“晨鳴當時拿了個救生圈,他說他跟我去救援,‘他重’壓得住。”陳鵬輝壓了壓情緒說:“當時看著大姐的狀態(tài)容不得再等了,我倆沒多想就下去了。”
許晨鳴告訴記者,有幾次陷進泥里的腿需要借助同伴的力量才能“拔出來”。雨在肆虐地下,砸在臉上生疼,他們一邊向下試探著靠近,一邊朝著楊大姐喊:“穩(wěn)住!我們來了!”聲音在風雨中幾乎被撕碎,卻成了支撐楊大姐的唯一力量。
02從“熱搜”回歸日常
在米山派出所值班室,接警信息不斷被更新,那條“東墡村涵洞車輛被淹、有人被困”的記錄,已經(jīng)被后續(xù)的警情覆蓋。陳鵬輝正在整理一份鄰里糾紛的調解材料,許晨鳴則在檢查警用裝備,他們手頭忙著工作的日常。
“那天救完人回到所里,才意識到當時的兇險。”陳鵬輝摸了摸受傷的膝蓋,“晨鳴偶爾還是有點咳嗽,估計是嗆了污水,當時我腿軟得站不住,靠在墻上才發(fā)現(xiàn)褲子都被刮破了,血混著泥水流下來。”他笑了笑,“所里同事還拍下我倆狼狽的照片,說留個紀念。”
許晨鳴接著說:“救援的前一天,鵬輝剛拍了婚紗照,我們都說足夠記一輩子。”
記者提起那段播放量破5億的視頻,剛剛還在暢聊的倆人不好意思起來:“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看。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次日常的接處警,就像我們幫大爺找走失的羊、調解一起糾紛一樣,都是該做的事。”
許晨鳴給記者指了指墻角的應急裝備箱,里面的救生繩、救生圈都已擦得干干凈凈,旁邊多了兩件嶄新的救生衣。“這是所里剛添的,還有一件超大號。”他說,“所長說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得更穩(wěn)妥些。”
今年以來,在米山派出所小小的榮譽室里,墻上已陸續(xù)掛起11面錦旗,印著“為民服務”“真心為民辦事”“雷霆出擊”“公平公正”——句句都是群眾心聲。
03警民同心的溫暖回響
被救助的大姐姓楊,就住在離事發(fā)地不遠的村子里。
記者一行來到楊大姐的家,院門輕輕掩著。一進院,記者便看到了被洪水浸泡過的電動車,車筐里還有一部帶著黃泥的手機。
“楊大姐!”陳鵬輝和許晨鳴進了屋子。楊大姐正在給自己的傷口上抹藥。看見兩人,她立刻放下手里的棉棒,快步迎上來,拉住他們的胳膊:“你們都沒事了吧?”記者表明來意,楊大姐這才緩緩坐下。
“當時就想著,我的命就‘交代’在那兒了!”剛一開口,楊大姐便已眼眶泛紅。“我就是個種地的農民……”她聲音微顫著,“太可怕了,我當時真是絕望透頂了……”
淚水無聲滑落,她抬手抹了一把繼續(xù)說:“我家兒子比他們大將近10歲!那天他倆一步一滑地朝我挪,看著就不會水呀!我想喊‘你們慢點’,卻怎么也喊不出來。”楊大姐用力吸了口氣,“都是爹娘養(yǎng)的孩子啊!要真因為救我有個三長兩短,我這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兒!”說著,她用手捂住了掛滿淚水的面龐。
緩了緩,楊大姐告訴記者,事后她專門托人做了錦旗,“知道他們不圖這個,但我記著這份情。”
離開楊大姐家時,稍陰的天氣開始放晴。
米山派出所所長告訴記者,救援結束后,所里召開了專門的復盤會,重點討論了3件事:優(yōu)化強降雨天氣的應急響應流程,補充適合復雜水域的救援裝備,聯(lián)系專業(yè)人員來所里做水域救援培訓。“不是為了宣傳,是想讓下次救援更有把握。”
返程路上,我們又路過了那個涵洞,施工隊正在抓緊施工。這場遲來的回訪,沒有了當日的驚心動魄,卻讓我們看清:那些藏在“熱搜”背后的,是普通人在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是獲救者發(fā)自心底的牽掛,更是警與民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日漸沉淀下來的信任與溫情。而這,或許就是對“堅守”最好的詮釋。
來源:山西省公安廳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