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遂寧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智勇在遂寧市會見了從北京載譽歸來的“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冉體蘭。
2022年10月2日14時57分,46歲的冉體蘭正坐在247國道邊自家門店附近與鄰居聊天,無意間的一瞥,看見一名兩歲幼童搖搖晃晃地橫穿公路,一輛大貨車正向幼童方向疾駛而來,她無暇多想,在短短幾秒內飛奔上前,一把將幼童拉回并護在懷中,幸運的幼童僅受輕微皮外傷,而受到貨車猛烈撞擊的冉體蘭卻當場昏迷。經主治醫生診斷,她的左前臂、左肘關節毀損傷,左上臂皮膚脫套傷,右前臂、右手大面積皮膚軟組織撕脫傷,必須進行左上臂截肢手術和右手植皮。永遠失去左臂的冉體蘭堅強地說道:“我用一只手換一條命,我不虧!如果我手賠進去了,娃兒也沒救下來,那肯定就想不通。現在娃兒健康成長,我就覺得安心了。”冉體蘭先后評為“遂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第八屆遂寧市道德模范”“2021-2022年度感動遂寧人物”“四川省第八屆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榮譽。2025年5月23日,冉體蘭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2025年7月21日,冉體蘭被授予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張智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冉體蘭同志及家人致以誠摯敬意和熱烈祝賀,這既是冉體蘭個人的榮譽,更是遂寧全體人民的榮光!冉體蘭同志的英勇事跡早已傳遍遂寧大地,成為激勵全市人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為全市人民樹立起一座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精神豐碑。
張智勇說,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鐫刻在血脈里的傳統美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我們要以模范為旗,讓見義勇為之光點亮社會文明之路。在危難來臨的那一刻,冉體蘭沒有絲毫猶豫,用挺身而出的果敢、舍己為人的擔當,為他人筑起生命防線,用凡人善舉詮釋了“人間有情、正義無價”,彰顯了遂寧人民在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的硬核品格,是我們遂寧人民的驕傲,更是遂寧市發展軟環境的品牌!
張智勇表示,要以模范為炬,讓見義勇為榜樣凝聚時代奮進力量。英雄模范從不是云端的符號,而是在平凡生活中淬煉出偉大的普通人,冉體蘭在危急時刻迸發的勇氣和行動證明,普通個體也能釋放巨大能量。這種精神正是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最需要的動力源泉,全市人民要以冉體蘭同志為榜樣,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力宣傳見義勇為事跡,建好用好遂寧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讓更多的人敢于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讓每個崗位都成為傳承英雄模范精神的陣地,讓每份堅守都成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遂寧的強大動能。
要以模范為樣,讓見義勇為精神厚植基層治理土壤。綜治中心作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是維護基層穩定、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如今,冉體蘭以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的身份參與大英縣回馬鎮綜治中心平安建設工作,這既是對英雄的關心,也是發揮其模范表率作用的體現。希望冉體蘭將見義勇為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故事感染身邊同事,用自己的經驗助力基層治理,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治安、服務群眾等方面再立新功,讓見義勇為精神在基層一線開花結果,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平安遂寧、法治遂寧的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