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2025年7月31日報道
7月23日早上至29日中午,一場跨度達7天、持續147小時的“超長版”強降雨,侵襲北京北部山區。7天累計雨量達全年近四成,持續時間遠超2023年夏季的北京特大暴雨。強降雨導致北京密云、懷柔、平谷、延慶受災嚴重,已有30人不幸遇難。
暴雨無情,但擋不住逆行者的腳步。北京消防與廣大政法干警沖鋒在前,以水陸空立體救援模式打通生命通道,義無反顧投入防汛搶險救援各項工作,用堅實臂膀為群眾撐起守護生命財產的“安全傘”。
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密云區西北部地區迎來強降雨,半天多時間,最大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級別,導致多個村子的道路、電力、通信中斷。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成立密云、懷柔、平谷3個前沿指揮部靠前指揮,調集12個支隊、1816名指戰員、166輛消防車、62艘舟艇,趕赴現場救援。截至7月29日12時,已營救轉移群眾4409名。
7月27日上午,密云區鼓樓司法所工作人員通過社區矯正App核查時發現,平日準時守紀的矯正對象李某未按時簽到,電話也處于關機狀態。結合李某日常工作的景區處于暴雨重災區、通信基站信號中斷等情況,司法所當即啟動應急預案,聯動轄區派出所、李某居住地居委會及家屬組成臨時搜尋小組。
當晚7時許,司法所與李某取得了聯系。原來,暴雨期間李某一直協助轉移、安置受災村民。確認李某安全后,工作人員肯定了他主動參與救援的行為,并叮囑其極端天氣下需注意的相關事項。密云區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統籌法律援助、公證、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幫助群眾解決民事賠償、保險理賠等方面遇到的法律問題,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7月28日上午,密云公安分局太師屯派出所政委朱春華在救援途中被卷入洪水。急流中,他緊緊抱住了一棵大樹。救援隊伍趕到后,朱春華大喊“先救群眾”兩個小時后,當附近被困群眾都被平安轉移后,朱春華才被鏟車救回安全地帶。
密云區人民法院太師屯法庭干警也積極投入到搶險救援工作中。7月28日一早,太師屯法庭庭長席引路等干警迎著暴雨“逆流而上”,迅速投入防汛工作。雨情稍小,密云法院便開始組織干警圍繞常見糾紛撰寫普法信息。29日,《暴雨洪水過后,這些法律問題需知曉》即通過微信公號送到了群眾身邊。
在懷柔區,由于部分道路損毀嚴重,消防隊員在前往琉璃廟鎮的救援途中,在濕滑的崖壁就地取材,快速架設起堅固的救援繩索系統。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兒童和傷員,消防隊員用脊背將他們一個個背負過險段。
“在做好本院防汛工作的同時,我院黨組積極響應區委號召,參與到全區防汛工作中。”懷柔區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戴煥平說,近日已抽調26名干警進駐安置點,另有35名干警作為后備梯隊待命,負責參與受災地區人員轉移、物資發放、群眾安撫等工作。截至7月28日凌晨4時,懷柔法院已協助安置936名轉移群眾,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與此同時,一支由懷柔區人民檢察院10名中青年檢察干警組成的應急志愿服務隊,趕赴琉璃廟鎮臨時安置點。記者了解到,該安置點接收了從山區疏散而來的1500余名群眾,檢察干警們抵達后,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安置保障工作中,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對接需求,為受災群眾安排住宿,搬運、分發物資。
在空中,北京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于7月28日、29日各出動3架大型警用直升機,前往密云山區開展全方位空中巡控,空投救援物資和轉運群眾。飛行機組克服山區降雨能見度低、障礙物多、高壓線遍布、地形復雜等困難,兩天共巡查山區受災被困地區180多個點位,飛行30余小時,空投礦泉水、面包、火腿腸、藥品、氧氣袋等救援物資5噸,安全轉移救治群眾近百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40余人、嬰幼兒10人、臨產孕婦兩人。
暴雨中,村民們積極協助各方力量展開自救,一個個“凡人英雄”挺身而出。密云太師屯鎮葡萄園村村民的一段視頻在網上走紅,“端出”80多人的“鏟斗”大哥,救出3船人的“打漁”大哥,讓無數網友點贊。村民康福在洪水來襲時不顧自身危險爬上房頂,喊醒周圍鄰居為大家爭取到時間成功逃生。在他看來,“那會兒是自然而然的,要誰都那樣”。
記者獲悉,災情發生后,經各方救援力量的努力,全市已累計轉移8萬余人。目前,北京已解除暴雨預警信號,有關救援救治、群眾安置、搶險搶修搶通、法律援助等各項工作正在持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