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甘肅民勤蜜瓜迎來黃金采收季。這座沙漠腹地的小城,沉浸于一年中最甜蜜也最繁忙的時節。
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被騰格里與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環抱的民勤,是一塊在風沙中倔強生長的“沙漠綠洲”。這里干旱少雨卻日照豐沛,晝夜溫差顯著,年日照時數超3000小時。北緯38°的獨特光熱與祁連山雪水滋養的沃土,孕育出每一顆凝結沙漠熱烈與綠洲清甜的蜜瓜。
從最初的試種探索到如今的規模化種植,民勤蜜瓜用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釀就了獨屬西北的“甜蜜奇跡”。這顆在沙礫間頑強生長的“甘味”代表,已崛起為西北瓜果界的閃亮名片。
得天獨厚的光熱條件賦予了民勤蜜瓜無與倫比的甘甜,而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更是其品質的“金字招牌”。然而,伴隨市場版圖的擴張,侵權假冒、種源流失、品質波動等問題也隨之浮現。
“缺乏堅實的法治保障,地理標志的品牌價值就難以真正彰顯,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也將失去根基。”基于這份深刻認識,民勤縣檢察院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檢察職能,傾力打造“甜蜜的‘檢’約”品牌,將“守護”理念貫穿服務大局、依法履職全過程,覆蓋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源頭固本,守護“基因密碼”:檢察官深入田間地頭、育苗基地、農資市場,嚴查假種子、偽劣農藥和濫用激素行為。運用公益訴訟利劍,捍衛“綠色凈土”,確保每一顆蜜瓜從生命之初就純凈安全,筑牢產業生命線。
過程織網,構建“法治天網”:從瓜田到電商平臺,從物流集散到商標印刷,檢察官創新構建“線上+線下”全鏈條監督模式,有力打擊欺行霸市、惡意壓價等亂象。推動建立的“一瓜一碼”區塊鏈溯源體系,賦予每顆蜜瓜獨一無二的“法治身份證”,實現來源可溯、品質可鑒、責任可究。
治理協同,鑄就“金色盾牌”: 針對侵權多發痛點,精準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履職盡責。聯合知識產權部門建立“侵權線索快反機制”,對冒用標識、仿冒包裝等行為重拳出擊。創新構建檢察院、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市場主體“四方共治”模式,整合分散力量,形成保護地理標志的堅實堡壘。深入合作社、農戶,將法治意識深植每一位從業者心中。
一份份沉甸甸的檢察建議書、24小時暢通的“護農通道”、一次次深入田間地頭的法律宣講……正是憑借這些飽含力度與溫度的“檢察藍”守護,侵權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持續向好,“民勤蜜瓜”的品牌美譽度與瓜農的收入信心同步攀升。
如今,“甜蜜的‘檢’約”已從單一的執法實踐,蝶變為一個覆蓋種源保護、市場監管、品牌維權、溯源管理、法治宣教、協同治理的綜合保護體系。它不僅是法治護航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動樣板,更是檢察力量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的“民勤答卷”。
未來,民勤縣檢察院將秉持更高標準,深化科技賦能、完善長效機制、拓展共治格局、厚植產業文化底蘊,持續豐富“甜蜜的‘檢’約”品牌內涵,助力民勤蜜瓜產業行穩致遠,讓“民勤蜜瓜”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讓瓜農的“甜蜜事業”更加興旺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