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21團,“炮臺紅”甜瓜以其獨特品質享譽四方,年產值突破億元。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用工、購銷、運輸等合同糾紛風險日益凸顯,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121團司法所創新工作方法,將法治服務貫穿甜瓜產業全鏈條,通過精準普法防風險、多維普法強根基、調普結合化糾紛,實現法治保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精準普法防風險筑牢產業“防護網”
針對甜瓜產業季節性強、鏈條清晰的特點,司法所圍繞種植、采摘、銷售全周期開展精準普法。
在種植季,司法所聯合團場平安法治辦、綜治中心建立研判機制,梳理歷年法律咨詢和調解案例,聚焦勞務用工、購銷預約等高風險環節制定普法清單。
采摘期間,干警深入瓜地開展“田間普法”,現場指導農戶規范交易合同條款,明確價格、地塊歸屬等關鍵要素。
針對電商銷售新業態,司法所組織大學生普法團隊駐點瓜果市場,重點講解物流合同擬定技巧和證據留存要點,發放《電商交易風險提示單》,為新型銷售模式筑牢法治屏障。

多維普法強根基培育產業“法律明白人”
司法所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差異化普法。面向瓜農,重點普及臨時用工合同簽訂要點,推動從“憑經驗”到“靠合同”的轉變。面向收購商,詳解冷鏈運輸、驗貨時限等關鍵條款,促進交易規范化。面向務工人員,強化勞動權益保障宣傳,預防欠薪糾紛。
2025年7月,一起因未當場稱重引發的購銷糾紛,司法所干警依據民法典相關規定促成和解,實現“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調普雙輪驅動構建解紛“快車道”
司法所構建“預防-化解-鞏固”全鏈條工作體系。建立“司法所-連隊(社區)”兩級調解網絡,2025年以來排查化解涉瓜糾紛99起,99%的糾紛當日達成調解協議,93%當場履行。
對未當場履行的協議,引導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2025年上半年辦理司法確認案件7起,有效破解“調解易履行難”問題。同時,從連隊“兩委”、致富帶頭人中培養調解骨干,提升基層依法治理能力。
從春耕法治講堂到銷售季合同指導,121團司法所以法治智慧護航特色產業發展。數據顯示,2025年涉瓜糾紛同比下降42%,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5%,法治正成為“炮臺紅”甜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