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以來,包頭市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一是畫好責任圖,強化攻堅力度。統一思想促認識提升,市委政法委第一時間向市委報告現場會情況,組織召開政法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及時傳達時光輝同志講話精神,推動各旗縣區、各單位組織開展專題學習,為深入貫徹落實打好基礎。統一行動促任務提速,建立并落實"一名政法委員、一套隊伍、一個旗縣區"包聯工作機制,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抽調精干力量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及時反饋整改問題300余個。統一標準促工作提效,制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地指導和達標驗收工作方案》,分級建立評分細則,成立由市委政法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的指導驗收組,采取"實地查看十臺賬查閱+群眾測評"方式,啟動對縣鄉兩級綜治中心指導驗收。截至目前,10個縣級綜治中心已符合達標條件,86個鄉級綜治中心全部實現"五有"標準。
二是謀劃施工圖,提升規范化水平。場所設置全面規范,在縣鄉96個綜治中心統一規范掛牌的基礎上,推動縣級全部設置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分區,鄉級全部設置"一窗三室",積極協調昆都侖區、青山區、土默特右旗綜治中心提升為副科級,推動高新區整合多部門職能成立副處級綜治中心。部門入駐全面規范,以觀摩點為樣板,統一建立行業主管單位入駐機制,各旗縣(區)矛盾糾紛調解、訴訟服務等中心實現有效整合,縣級綜治中心司法行政、信訪等常駐部門和人社、住建等輪駐部門入駐率均達到100%。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增加常駐輪駐部門,勞動爭議仲裁、公證、心理服務等隨駐機構派駐率達到90%以上。人員培訓全面規范,實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工程,重點圍繞矛盾糾紛調解技巧、信息化平臺運用等內容開展精準輪訓,構建"培骨干、訓專才、強基礎"分層培訓體系,全市各級綜治中心累計組織開展培訓60余期。
三是優化運行圖,持續拓展功能。優化統籌協調機制,橫向上,清單化明確行業部門職責、任務等事項,完善工作協作、業務協辦、數據協同等制度,最大限度激發融合效應。縱向上,推動縣鄉兩級綜治中心嚴格執行周例會、月聯席等制度要求,規范會商研判、矛盾上報等流程,村社區上報街鎮綜治中心矛盾糾紛542件、調處成功443件,街鎮上報旗縣(區)綜治中心矛盾糾紛85件、調處成功75件。優化閉環辦理機制,將縣鄉綜治中心規范運行納入平安包頭考核細則,以"三單兩函"流程表單管理為核心,進一步用好"一案一碼",規范上報登記、分析研判等"六步"工作法,打造從訴求受理到解決反饋的全流程閉環工作體系。優化數據匯集研判機制,以"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為抓手,依托基層微治理"鐵三角",持續開展滾動排查,定期調度統計,按月分析研判,分類制定化解措施。截至目前,各級綜治中心受理矛盾糾紛11420件、辦結9124件。
四是完善路線圖,全力提質增效。全面整合法治資源,持續拓展民商事合同糾紛仲裁、行政裁決、法律監督等功能,引導婦聯維權、心理咨詢等力量參與糾紛調解,凝聚多部門協同、全流程覆蓋的依法解紛合力。全面貫通調解渠道,推深做實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路線圖",一方面強化訴調對接,推動法院專網入駐旗縣(區)綜治中心,實現立案、司法確認、簡易案件速裁"一站式"辦理,各級綜治中心接收審判機關移交案件2021件,通過調解實質性化解647件。另一方面強化訪調對接,規范信訪事項雙向移交路徑,由綜治中心組建專班推動化解。全力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十新媒體"矩陣開展立體宣傳,制作發布綜治中心功能介紹、典型案例短視頻20余期,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信息100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