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調解隊伍、調解平臺、調解機制,緊盯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持續推動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提質增效。
枝江市綜治中心一樓大廳
抓好三項建設。加強調解組織建設。建立物業管理、交通事故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設立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夕陽紅”說事室和代表委員調解聯絡室,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調解組織網絡。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注重吸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經驗豐富的退休人員擔任人民調解員,組建60人的“調解專家人才庫”,推動人民調解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加強平臺載體建設。依托市綜治中心推動人民調解、法律訴訟服務等平臺實體化融合,打造矛盾調處、速裁審判等“組合式套餐服務”,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枝江市百里洲鎮人民調解員調解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構建三大機制。構建市鎮村三級調解機制。做強村級“前哨所”,村級綜治中心完善綜治、調解、警務、網格化、心理服務5項功能,就地化解小事。做優鎮級“主戰場”,鄉鎮綜治中心整合人民來訪、公共法律服務等平臺,聯合調解大事。做實市級“終點站”,市綜治中心作為領導接訪下訪定點場所,攻堅破解難事。構建“線上線下”聯動調解機制。“線上”依托宜昌市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和法院線上調解平臺,加快推動法律顧問“云上調解”,“線下”落實“四進四送”等公共法律服務活動和律師一對一“坐診式”服務,2024年以來“線上”化解矛盾糾紛309件、司法確認103件。“線下”化解矛盾糾紛475件,案件履行金額4417萬元。構建“訴調、訪調、警調”對接調解機制。深化訴調對接,推行“訴前鑒定+訴前調解”銜接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實質化解。深化訪調對接,在信訪接待場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嚴格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深化檢調對接,在輕微刑事案件中引入調解,及時修復受損社會關系。
枝江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解答群眾法律咨詢
突出三個環節。把“事前”預防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源頭預防,采取全面排查和重點排查、定期排查和專項排查相結合形式,建立大排查工作格局。2024年以來,排查出矛盾糾紛線索364件,預防矛盾升級347件。把“事中”化解作為根本要求。集中梳理信訪、“12345”民生熱線、110警務等矛盾糾紛線索,健全群眾訴求“受理—研判—分流—調處—督辦—問效”全周期閉環運行機制,確保群眾訴求有人聽、有人辦、辦得好。把“事后”跟蹤作為有力抓手。實行“誰調解、誰回訪”,規范回訪內容、落實回訪幫扶、抓實回訪質效,把案件回訪作為“個案補貼”審核的關鍵指標,全力做好案結事了“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