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黨的二十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見義勇為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表彰獎勵工作持續改進,宣傳工作影響力感染力不斷提升,優撫救助力度進一步加大,各級見義勇為基金會自身建設有力加強。
今天,我們帶來貴州省的經驗做法——
貴州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見義勇為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緊緊圍繞“為黨委政府分憂、為英雄模范服務、為和諧社會助力”的職責使命,科學統籌省、市兩級基金會,有序實施見義勇為工作五年規劃。工作中,以強化宣傳發動為重點,全面帶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形成了“價值認同覆蓋廣、參與渠道活動多、科技賦能效率高、資源聯動輻射強”的“貴州經驗”,有力推動了見義勇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價值引領,凝聚廣泛社會共識
堅持“一人興善,萬人可激”的工作導向,探索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共識度的價值傳播路徑,精心打造“義啟黔行、勇衛平安”宣傳品牌。推出電視訪談、音頻播報、網絡直播、紀實文學等多形式宣傳報道,創新構建新時代見義勇為價值理念傳播新范式。著力構建普及型、互動式宣傳平臺,整合打造集基金會門戶網站、官方公眾號以及融媒體平臺于一體的“1+3+N”全媒體矩陣,實現信息“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聚焦價值推廣、彰顯“人人可為、人人樂為”理念,在遵義市城區成功試點見義勇為社會價值認同“一元捐”活動,有效激發群眾認同感與參與熱情,累計吸納萬余人參與。
二、多元載體,拓寬全民參與渠道
積極倡樹社會新風,精心打造多層次、廣覆蓋的全民參與體系。組織省、市、縣三級同步開展清明公祭活動,成功舉辦主題募捐晚會、慈善拍賣會、英模事跡巡回報告會等大型活動20余場。傾力打造《見義勇為英模》專題節目,創新運用“大屏+小屏”聯動模式,由首席女主播擔綱主持人,取得首播收視率3.2%、蟬聯全省同類節目榜首,節目APP端互動量突破60萬次的顯著成效。組織開展《英雄的豐碑》詩歌征文活動,引發社會熱烈反響,中國長安網等300余家媒體爭相報道,征集原創作品1220件。省見義勇為展覽館及黔南分館累計接待參觀量達到7萬余人次。全省布局新建遵義市新蒲濕地公園、黔東南州臺江村BA場外等見義勇為主題公園、主題街道12處。2023年,“99公益日”網絡募捐活動吸引30余萬人參與,募集善款1094萬余元。
三、科技賦能,提升服務管理效能
借力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東風,大力弘揚“德者有得”、“助人有福”價值導向。依托“貴政通”政務服務平臺,建成見義勇為人員信息庫,實現行為確認、幫扶救助、信息查詢“一網通辦”。開發建設全省見義勇為人員檔案數據庫,為精準高效開展宣傳表彰、走訪慰問、黨員結對等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暢通數據共享渠道,高效為全省易返貧英模家庭辦理“新農合”醫保,其個人自付部分由省級基金兜底保障。遵義市配套“一元捐”活動開發志愿者注冊管理APP,實現服務時長統計、活動報名管理等線上化功能,累計記錄志愿者服務時長2萬余小時。貴陽市、黔東南州探索配發集成IC芯片的“見義勇為榮譽證”,持證者可享免費乘坐公交地鐵、游覽景區、觀影《多彩貴州》表演等禮遇。
四、協同聯動,匯聚強大資源合力
著力打破地域與行業壁壘,構建“跨省協作、省內聯動、社會參與”的見義勇為工作資源整合新格局。主動對接江蘇、廣東等省級基金會,建立見義勇為工作幫扶結對機制。廣泛發動省內外法律實務、重點企業、社會服務等機構力量,聯動“春暉使者”、文藝隊伍、高校師生、社會知名人士等多元群體,形成推動全省見義勇為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在社會力量支持下,圓滿完成省、市兩級見義勇為英模休療養基地建設并組織首批英模集中療養,高效啟動13場英模事跡巡回報告會籌劃與實施等系列工作,切實辦成了一批長期想辦而未辦,英模期盼已久的暖心實事。(貴州省見義勇為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