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深夜0時30分,吉林省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停機坪星光點點,長春邊檢站執勤一隊民警將護照交還給當日最后一名入境旅客,輕聲道:“祝您在中國旅途愉快!”這溫情一幕,是中國出入境政策優化后“ChinaTravel”熱潮的生動縮影,更是長春邊檢站以“邊檢+文旅”模式護航吉林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便捷通關有速度,讓跨境出行更高效
數據顯示,僅6月份長春邊檢站就接待近200個外籍團組入境,日均驗放入境旅客1300人次,其中外籍旅客200人次,免簽入境外籍人員同比增長35%;進入暑期后,7月份口岸日均客流量較6月份上漲15%,通關效率提升超20%。客流和通關速率的雙提升,彰顯著長春邊檢站對通關效率的精準優化。
走進入境大廳,生物信息前置采集區的旅客正有序完成指紋、面部信息錄入,這一“提前辦”舉措將通關環節耗時壓縮近半。針對暑期學生家庭團、旅游團集中的特點,長春邊檢站在入境卡填寫臺設置中、英、韓三語指引牌,多語種服務隨時協助,讓外籍旅客不再為“填寫難題”犯愁。從“紙質填報”到“電子化輔助”,從“單一通道”到“分類專辦”,長春邊檢站用細節服務讓“便捷”可感可知。
對話世界有深度,讓吉林故事傳更遠
近年來,隨著中國持續拓展免簽“朋友圈”,長春憑借日益提升的文旅開放度與國際化水平,成為越來越多外籍游客入境吉林的首站。長春邊檢站將服務觸角延伸至跨境旅游全鏈條,讓邊檢大廳成為展示吉林魅力的“第一展臺”。
移民管理警察既是引導員,也是“文化講解員”。該站為打破溝通壁壘,組建了由英語、韓語、俄語等5種語言人才組成的青年服務隊。并整理了“吉林必去景點”“特色美食地圖”等資料,用多語言講好“吉林故事”。
該站主動對接長春市文旅部門,將免簽政策解讀、旅游線路推薦納入入境服務流程。“免簽政策讓我們說走就走,邊檢民警的介紹讓我們知道該去哪里,這樣的中國太有吸引力了。”得益于政策宣傳與服務配套,越來越多外籍游客從這里走進吉林、愛上中國。
合力護航有溫度,讓賓至如歸成常態
“焦急之際,是民警的協調與疏導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親人的關愛……”7月4日,一封漂洋過海的感謝信和錦旗送到長春邊檢站,字里行間滿是感激。
據悉,6月28日,4名外籍華人經韓國中轉抵達長春,其中一名女孩因簽證過期面臨退運。“孩子急得哭了,我們也手足無措。”同行的張先生一家回憶,在他們絕望時,邊檢民警第一時間上前安撫,一邊耐心解讀政策,一邊協調口岸簽證辦理部門,僅用3小時就完成臨時入境手續,讓一行人順利踏上探親之旅。
這樣的溫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針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該站開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全程陪同;遇有航班延誤、旅客滯留等情況,民警主動提供飲用水、食品,協調休息區域;還有民警自學急救知識,以備旅客突發不適時能及時伸出援手。“我們既是國門執法者,更是服務群眾的踐行者。”執勤二隊副隊長許方英的話語,道出了邊檢人的職責與追求。
從“守國門”到“促開放”,長春邊檢站的工作理念在文旅警務實踐中愈發清晰,“移民藍”成為護航“文旅熱”的堅實力量,用高效通關加速國際交流,以溫情服務厚植中外情誼。如今的國門口岸不僅是出入境關口,更成為串聯“ChinaTravel”熱潮的重要節點,在筑牢安全防線的同時,持續釋放開放活力,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搭建“空中橋梁”,讓世界看見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