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老虎潭水庫生態聯勤警務站的警報突然響起。大屏幕上,一個紅點正在向水庫邊緣移動。
“有人接近電子圍欄!”值班警長姚建斌立即調取實時畫面。“這里是生態警務站,您已進入水源保護區,請立即離開。”通過遠程喊話系統,姚建斌勸阻一名想在水庫釣魚的市民。
依托“山水慧”數智平臺的異常停留追蹤、電子圍欄防護、火情風險預判模塊,老虎潭水庫實現從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平臺運行3年來,庫區生態違法案件數同比下降76%,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生態”。
從張志和筆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贊譽,到戴表元“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深情眷戀,湖州的山水之美早已融入千年的詩詞畫卷。為破解縣區域生態協同治理難題,近年來,湖州市公安局吳興區分局迭代升級生態警務聯勤模式,牽頭建成區縣級生態治理中心——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生態警務聯勤共治中心),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實行區委生態辦統領,公安等6部門常駐、其他部門輪駐的“1+6+X”運行模式,集中處理全區生態治理業務。中心整合110、12345等多平臺舉報信息,統一研判后分類流轉主責部門處置。
依托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吳興公安打造生態執法一體化協同機制,不斷提升執法效能。今年以來,吳興公安已協同處置問題220余起,破獲生態刑案1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我們通過強化執法協同,快速查處破壞生態行為,提升監管效能,震懾違法犯罪,保護生態環境。”生態警長沈劍介紹。
“野生動物包括哪些?”“網購鸚鵡違法嗎?”“遇到受傷貓頭鷹怎么辦?”在“竹童”老師的生態直播間里,公眾的生態疑惑得到專業解答。這是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創新宣教的一個縮影。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積極拓展公眾參與渠道,組織豐富活動:開展野生動物常識講解、非法捕獵工具實物警示展、生態知識趣味競答、鳥類科學放歸活動。
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創新打造生態警務聯盟,廣泛發動旅游景點、網紅商家等力量,組建14支“生態義警”隊伍,并成功培育“竹童講生態”等多個接地氣的網絡宣傳品牌。同時,吳興區生態治理中心聯合城管義工、護林員及廣大志愿者,常態開展古道清潔、聯合巡山、食安宣傳等專項行動,讓保護生態理念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