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紅山街道司法所立足職能定位,構建銜接緊密、運轉高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為轄區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方“唱黑臉”,一方“唱紅臉”,這波配合絕了!
紅山街道司法所與北一路派出所、南二路派出所、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石河子站派出所建立“警調對接”機制,對民事糾紛實行分流處置,形成靠前防范、多元解紛的治理格局。
2025年5月30日,某在建工地發生欠薪糾紛。數十名務工人員聚集在項目部門口討薪,有人堵門抗議,場面混亂。派出所民警到場后,民警嚴肅地告知當事人:"維權必須通過合法途徑,堵門鬧事涉嫌違法!"
發現雙方均有調解意愿,立即聯動紅山街道司法所介入。
調解員則依據《勞動合同法》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語氣平和地向施工方釋明:“足額支付工資是法定義務,不得推諉!”待雙方情緒平復后,調解員逐筆核對考勤記錄,最終促成協議:施工方先行支付50%工資,余款月底結清。
通過“民警執法威懾+調解員柔性疏導”的剛柔并濟模式,上半年累計化解討薪、合同等糾紛78起。司法所與派出所還建立定期研判機制,持續提升調解效能。

校園打鬧索賠10萬?調解室:“別急,我們算筆明白賬!”
針對校園糾紛責任界定難、易激化等特點,紅山街道司法所聯合派出所、律所、法院等單位,打造“預防-調解-鞏固”全鏈條機制,并成立“紅山果”校園調解室。
2024年12月,學生曉明(化名)與曉紅(化名)課間打鬧致后者面部受傷。曉紅家長索賠10萬元遭拒,雙方爭執不下。調解員從育人角度勸導:“監護人應勇于擔責,為孩子樹立榜樣。”
律師則依據司法鑒定厘清責任:曉明家長承擔主要責任,學校已盡教育管理義務,曉紅自身需承擔部分責任。
經多輪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并完成司法確認。
截至目前,“紅山果”調解室已成功化解涉未成年人糾紛23起,有效防止矛盾升級。

怕反悔?調解后公證處加“BUFF”直接強制執行!
針對大額債務糾紛履行難問題,司法所與石河子市公證處創新推出"人民調解+賦強公證"機制。
2025年5月,趙某因王某拖欠60萬元借款及玉石賠償糾紛求助調委會。調解達成分期還款協議后,趙某仍擔憂履約問題。調解員韓佳穎建議辦理賦強公證:“若違約可直接申請強制執行?!?/p>
最終雙方完成公證,趙某吃下“定心丸”。
該模式通過“柔性調解+剛性約束”,紅山街道司法所已辦理7起賦強公證案件,實現“調解-公證-執行”一站式解決,顯著提升協議履約率。
從工地討薪到校園糾紛,從債務矛盾到損害賠償,紅山街道通過專業化調解與機制創新,真正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交出了一份令群眾滿意的社會治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