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年過七旬的肖老太緊握著一面寫有“救人于命懸一線,愛民如大海情深”的錦旗,在民警攙扶下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阿拉爾監獄接待室。見到民警楊德原,老人激動地說道:“你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家老頭子那天可能就沒命了!”

這感人的一幕,要從端午節那天說起。
5月31日清晨,正值休息的民警楊德原到阿拉爾市中心農貿市場采購端午食材。剛走到市場東門,一陣慌亂的呼救聲打破了節日的喧鬧:“老頭子!你怎么了?救命啊!救命!”
楊德原循聲跑過去,撥開人群,只見一位老人身體前傾,面色發紫,雙手緊緊扼住自己的脖頸,幾乎無法站立。身旁的老伴急得直掉眼淚,周圍人群雖多,卻一時無人敢上前施救。
“別著急,我學過急救!”楊德原憑借積累的急救經驗,迅速判斷為氣道梗阻。他迅速環抱老人腰部,雙手握拳頂住其腹部,用力向上沖擊,實施標準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下、兩下、三下……”
隨著“噗”的一聲,一塊拇指大小的肉塊被咳出,老人終于恢復了正常呼吸,臉色逐漸好轉。
“太感謝了!你就是俺家的救命恩人!”老太太緊握楊德原的手不放。而他只是笑笑說:“人沒事就好!”
待巡邏民警趕到后,他便悄悄離開了現場。
獲救的老兩口心中始終惦記著救命恩人,他們連續多日在市場打聽,并憑借模糊的記憶向巡邏民警描述了救命恩人的衣著和體貌特征。經過多方輾轉,線索最終指向了阿拉爾監獄。當楊德原被請到單位接待室時,肖老太一眼就認出了他:“對!就是他!一個多月了,我們終于找到你了!”

面對老兩口真摯的再三感謝,楊德原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真的不用謝。無論是否身著警服,看到群眾有危難,伸出援手都是應該的。”一句樸實的“應該的”,道出了藏藍警服下熾熱的赤子之心。這位救人后選擇悄然離去的監獄民警,用實際行動詮釋,英雄未必閃耀于聚光燈下,但總會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守護生命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