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檢察機關緊扣“科技強檢”戰略,以“業務需求牽引技術創新、技術賦能提升監督質效”為核心路徑,創新構建“模式—機制—應用”三位一體的技術融合體系,推動技術手段從“輔助工具”向“核心戰力”轉變,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創新“業務+技術”雙輪驅動破解協同壁壘
第三師檢察機關打破部門壁壘,建立“需求對接—方案定制—效果反饋”全鏈條協作機制,通過跨部門技術聯席會議、業務技術融合制度等,實現技術與業務從“分散作戰”向“協同攻堅”轉型。

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監管公益訴訟案中,技術部門與公益訴訟團隊組建“無人機取證專班”,運用三維建模技術,僅用2天完成傳統人工巡查20天的工作量,精準鎖定違法設備坐標。
在圖昆公路垃圾污染監管案中,通過“無人機巡航+林調數據平臺”技術組合,對50公里公路沿線開展立體巡查,結合植被覆蓋度分析與土壤成分快檢,快速鎖定污染源及重金屬超標區域,為案件辦理提供關鍵支撐。
建立“提前介入+全程協同”機制優化證據鏈條
檢察機關推行技術提前介入機制,實行技術人員與辦案組“雙組長”工作制,將技術分析貫穿案件辦理全周期,實現從“事后補證”到“事前預防”的監督模式轉變。

在某團場林地資源保護案中,技術團隊提前介入,運用衛星遙感技術比對歷史影像,通過植被覆蓋率變化鎖定毀林區域,協助制作生態損害評估報告。在某校園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中,快檢實驗室迅速介入抽樣檢測,4小時內完成重金屬、農殘等12項指標檢測并出具報告,大幅縮短調查周期。
深化技術應用筑牢司法規范防線
以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為切入點,第三師檢察機關構建“智能設備+流程管控+質效評估”技術應用體系。在田某某涉嫌故意殺人、遺棄罪一案中,便攜式同步錄音錄像設備實現提審過程實時上傳、云端存儲,確保證據鏈完整,相關錄音錄像資料被法院作為關鍵程序合法性證據采信,彰顯“技術倒逼規范”的監督效能。

近三年來,三師檢察機關累計辦理技術案件1069件,其中刑事技術協助1051件(含認罪認罰同步錄音錄像987件)、公益訴訟技術支持17件、職務犯罪技術協助1件。
目前,該技術應用模式正逐步拓展至民事執行監督、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等領域,推動技術賦能從刑事檢察向“四大檢察”全域覆蓋,為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提供堅實科技支撐。